新闻中心 /news
k8凯发官方网站哈医大二院完成黑龙江省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k8凯发官方网站哈医大二院完成黑龙江省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日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四病房(关节疾病微创外科、运动医学科)主任吕松岑教授带领团队完成黑龙江省首例在机器人辅助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进一步推动骨科向精准化、个性化、微创化、智能化发展。此手术是一次传统手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标志着哈医大二院在“数字骨科”时代的稳步前行,大力推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骨科医疗模式的发展,造福更多龙江患者。
今年33岁的王女士(化姓),在一次瑜伽运动中不慎损伤了右膝关节,走路不稳、活动受限。王女士来到哈医大二院,吕松岑教授对其进行了细致地问诊与检查,发现“后抽屉试验、胫骨后沉试验”均为阳性。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右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针对此病,手术重建后交叉韧带是唯一且有效的治疗办法。
吕松岑教授介绍,后交叉韧带(pcl)是限制胫骨相对股骨向后移位的主要结构。后交叉韧带由于解剖位置特殊,功能重要,在损伤后如何精确地重建后交叉韧带一直是医生致力解决的难题。手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效果,主要取决于重建韧带时骨隧道的定位是否精准。因而,机器人导航辅助可以突破传统手术中“手”“眼”的局限,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最大程度地减小了骨隧道位置不准确、角度不合适等误差因素对术后恢复所造成的影响,达到手术精准,快速康复,提升远期疗效的目的。
术前,吕松岑教授团队为患者制定详细而周密的手术方案。机器人系统基于患者骨骼形态、解剖标志、动态平衡等个性化特征,依托智能规划系统,设计出符合患者的个性化骨隧道入路方案,实现个性化治疗的目的。
术中,吕松岑教授带领团队在机器人系统辅助下利用c型臂x光机扫描,在终端机重建患者的右膝关节模型,实时显示股骨和胫骨的相对位置,并自动调整机械臂末端电钻的位置和角度,医生可根据患者膝关节重建后的数据对创建骨隧道参数进行确认及实时调整,轻推机械臂即完成创建骨隧道操作。最终,在机器人辅助下成功实施手术,术前规划的骨隧道角度和位置均与术中实际应用一致,股骨髁、胫骨平台相对活动轨迹及关节活动度良好,后抽屉试验阴性。术后复查x线片示钛板、螺钉位置良好,胫骨相对股骨位置恢复至正常。
吕松岑教授介绍,传统手术中股骨和胫骨的建立骨隧道情况,依赖于术前的影像资料、术中的外定位装置,术中根据经验来判断骨隧道的角度k8凯发官方网站、位置,其中许多因素会直接影响手术的精确性,甚至导致手术效果不及预期。而机器人辅助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精确测量,进行骨骼提取和三维重建,将患者的情况进行360°立体呈现,做到智能3d规划,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规划股骨和胫骨的骨隧道数据和位置、角度的关系,术中定位准确,且电钻运动范围被限制在安全边界线内,可有效保护腘窝内重要组织;术中骨隧道起止点精准,其误差小于0.6mm,角度误差小于1°,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膝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和骨隧道定位的精确性,从而实现编织肌腱精准植入及膝关节活动稳定。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后交叉韧带断裂的终极手段,能极大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活动稳定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哈医大二院引进的机器人是我国第一款兼具导航和主动式建立骨隧道操作的国产手术机器人。术者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即可检视骨隧道定位和角度,将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精准化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使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更加智能化、微创化,给患者带来更快的康复和更加满意的术后疗效。(田为 曹玥 李泽成)
日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四病房(关节疾病微创外科、运动医学科)主任吕松岑教授带领团队完成黑龙江省首例在机器人辅助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